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百废待兴,经济落后,面临着重重困难。与此同时,周边国际环境不容乐观,美苏冷战大格局背景下,新中国要如何自处?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毛主席敏锐地意识到,必须把握时局,在复杂的国际事务中占据有利地位,否则,新中国的稳定和发展将没有任何空间和余地。毛主席深感自己需要一个国际问题秘书,而且还得精通英文。
经过一段时间的挑选,在新华社国际部工作的林克进入中南海。
1954年10月,毛主席的政治秘书田家英找到林克,对他说道:“林克同志,你要做好坐冷板凳的思想准备,努力钻研。不然的话,可能在未来三到五年内都帮不上主席。”
话音刚落,原本就很忐忑的林克开始更加怀疑自己能否胜任这份新工作。但此时他要退缩也绝无可能了,他只能一个劲儿鼓励自己“尽全力”。
11月,林克在广州越秀山游泳池畔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见到他后,亲切地询问道:“你是哪里人?多大嘞?”
林克回答道:“主席,我今年29了。江苏人。”
毛主席听他的口音不像是江苏那边的,好奇地问道:“江苏?听声音不像。”
林克连忙点点头,又说道:“幼年的时候在保定生活,1937年跟随父母来到了北平。后来考上了燕京大学国际经济系。在大学读书期间加入了地下党。”
毛主席听到保定这个地方后,立即来了兴趣,滔滔不绝地说起了发生在这里的历史事件。
在与毛主席的亲切交谈中,林克也逐渐放松了下来,没有了一开始的拘谨。
这时,毛主席才与他说起了正事:“你今后就负责研究国际形势,有任何重要情况都要向我汇报。”
林克点点头,表示“一定尽全力做好这项工作。”
谈话进入尾声,林克正准备起身告别时,却突然听到毛主席向他提出了一个要求:“以后,你就当我的英语老师,怎么样?以前,我当过教书先生。如今,我又要做学生喽。”
就这样,林克成为了毛主席的英语老师和政治秘书。
虽然早已听说过毛主席曾在延安时期学过英文,但具体是什么水平,林克并不清楚。为此,他选择从简短的政论文章入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毛主席总会利用一切琐碎的时间学习英语,因此,林克的公文包里,除了装着一些工作文件外,还总带着毛主席的英语学习材料。
1957年冬,毛主席在莫斯科参加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整个会议期间,毛主席都十分忙碌,连睡觉的时间都需要挤。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仍然坚持学习英文。每次天蒙蒙亮时,林克便来到毛主席的住处,和毛主席一起阅读英文材料。
年龄的增加给毛主席的学习能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他坚持“活到老,学到老”,还定下了要能够看英文政治、经济、哲学方面的文章的目标。为此,他的学习从未中断过。
到晚年,毛主席已经能够借助字典阅读英文政论文章和理论书籍了。可见他在学习英语一事上是下了功夫的。
对毛主席来说,每天要花费长时间的精力在看文件、接见外宾等工作上,当他感到疲惫需要休息时,便开始跟着老师林克阅读英文。原来,毛主席把学习英文当作了自己的消遣和休息,这也成为了独属于毛主席的休息方式。
因为经常跟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又负责一些国际问题方面的分析和研究,林克在与毛主席的接触中,被他处理国际事务时展现出的敏锐的洞察力和长远的战略眼光深深折服。
1958年,戴高乐成为法国总统,他曾为法国的海外殖民做过辩护,又积极推动冷战格局形成。因此,国内外专家几乎都认为戴高乐掌控法国,整个欧洲将发生巨大变化,向右转。国际上甚至还有一些权威的专家认为“法西斯来了”。
就在外界纷纷扰扰的时候,毛主席却不受任何影响,认为戴高乐上台会给欧洲带来全新变化,将促进欧洲摆脱美国控制,保持中立。
后来,事实证明,毛主席的判断是正确的。
林克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时间长达12年,在很多流传的与毛主席有关的事情上,他是有话语权的。尤其关于毛主席在国内三年困难时期得了浮肿病一事上。
1959年到1961年,因持续三年的特大严重自然灾害、制定的农业发展政策不科学、大跃进和恶劣的国际环境等因素影响,中国发生了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
195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跌到了1954年3400亿斤的水平,许多地区的人民群众因营养不足得了浮肿病,还有一些农村甚至发生了饿死人的情况。
为了同全国人民共度难关,中南海里的中央领导率先垂范,减少口粮定量,毛主席上报的粮食定量为每月26斤。
后来,当有人在写到这段历史时,指出“毛主席曾有20天没有吃一粒米,长期吃野菜、树皮充饥。”
对此,林克明确指出“这是杜撰”。
虽然毛主席的口粮减少了,但为了毛主席的身体健康,食堂的师傅和秘书就想方设法地为他增加营养,将能吃无害的植物跟粮食掺杂在一起食用,增加饱腹感。
除了吃野菜外,大家还在空地上开辟出一片菜地,种上一些容易存活的菜,还有一些长得很快的野菜。
正是靠着工作人员的努力,毛主席才得以在三年困难时期没有得浮肿病。虽然不一定美味,但健康是能够保证的。不过,毛主席的确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吃过肉和蛋。
在毛主席的一生中,他始终将人民群众放在心尖,关注百姓的生活和收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